编辑 | 趙英雄
广西的赵姓族群,如同繁星点缀在崇左市的大新县、天等县等地,以及贺州和桂林等城市。在崇左市,赵姓家族以其约9.28万的人口规模,占据了当地常住人口的4.44%,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。这一族群的历史渊源深厚,部分支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越国时期以及明清时期的移民潮。
01
广西赵姓人口分布概况
崇左市:赵姓家族,人口规模庞大,约有9.28万之众,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.44%。他们主要分布在风景秀丽的大新县和天等县,与当地的壮族文化水乳交融,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。
贺州:昭平县,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,孕育着三大赵氏支系,他们是汉族移民的后裔。这些家族以“天水堂”为堂号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。其中一些家族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宗室分支,彰显着他们显赫的家世和悠久的文化传承。这些赵氏家族不仅是昭平县的文化瑰宝,也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、世代相传的见证。
展开剩余72%桂林:在阳朔渔村和全州等地,赵姓家族以其独特的字辈“国德廷元荣……”传承着家族的荣耀与传统。这些字辈不仅承载着家族的记忆,更是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文化脉络的生动体现。它们如同历史的印记,诉说着先辈们迁徙的故事,见证了赵姓族人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、繁衍发展的历程。
02
历史迁徙与支系特点
南越国时期:在秦朝时期,南越王赵佗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,成功建立了南越国。随着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发生,一部分赵姓族人随之南迁至岭南地区,为广西的赵姓家族注入了新的血脉。这些早期的赵姓移民不仅在当地开枝散叶,更成为广西赵姓族群的重要源头之一,其影响力绵延至今。
明清移民:在明朝初期,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潮中,赵姓家族的部分成员踏上了南迁广西的旅程。他们在这片新土地上扎根,不仅带来了北方的血脉,还延续了宗族的传统。崇左地区的赵氏家族,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字辈体系——“世芳永承锡玉光……”,这一串世代相传的名字,如同时间的印记,镌刻着他们对北方故土的记忆与敬仰。
壮族融合:赵姓,作为壮族中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,与黄、莫等姓氏在桂西南地区共同绘制出一幅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绚丽画卷。这些姓氏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,更是这一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标志。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承载了世代相传的故事,成为了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。
03
主要聚居地与宗族文化
崇左天水堂赵氏:字辈严谨,如雷平支系“世芳永承……”反映家族延续性。
桂林阳朔赵氏:字辈排列自1644年延续至今,体现中原文化传承。
黄姚镇杨村犀牛寨赵氏:迄今已经过462年,传承二十七世,丁口繁衍近500之众,成为杨村主要姓氏之一。此支宗室以法、保、祐、深、荡、子、祯、汝、壁、贤、苍、茂、文、鼎、世、当、衷、昌、仕、瑞、国、如、有、成、章、进、兴、宗、启、泽、荣、华、显、达、锦、宏、开、富、贵、祥为字派分昭穆。
樟木林乡潮江村下滩赵氏:太始祖复东公,原籍广东省香山县东乡。明朝乱世之际,他怀抱二世祖发衔公,肩挑一尊木雕菩萨,高举匡王之名,从东方跋涉至西方,最终定居于广西昭平县樟木林乡潮江村下管寨。四百余年岁月流转,家族繁衍生息至十八代,人口逾七百之众,在潮江村众多姓氏中独树一帜。
马江镇白梅村勒修寨以及五将镇新旺、四旺村、昭平镇大壮村、上岸村赵氏:源自广西平南赵氏的血脉。根据族谱所载,广西平南赵氏的始祖显庭公,其先祖原本居住在广东化州白梅新圩。后来,他们迁移至广东南邑(今南雄县)的珠玑巷。元朝末年,战火纷飞,珠玑巷的居民纷纷逃离家园。显庭公全家,在元威公(显庭公次子)的带领下离开珠玑巷。经过多年的颠沛流离,他们沿着西江逆流而上,在明朝初期(公元1370年)抵达广西平南县环城镇西山赵村,并在此地开疆拓土,建立了自己的基业。
发布于:福建省上上策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